為甚麼要到多倫植樹?(四)

4. 多倫與滿族的興衰有甚麼關係?多倫的匯宗寺怎樣成為漠南蒙古的宗教中心?

4.1. 滿族的興起

4.1.1. 明萬曆中葉以後, 明朝腐敗衰落。 女真族自從被蒙古滅亡後, 散居各地, 互相攻伐。 西元1559年, 努爾哈赤出生。 1583年, 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為明軍所殺。 此後, 至1613年, 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 建立八旗制度, 1616年稱汗, 國號大金, 史稱後金。 1618年率大軍伐明, 明軍大敗。 1626年努爾哈赤病卒, 子皇太極繼位, 率軍伐明, 為明將袁祟換所檔。 1630年, 明思宗處死袁祟換, 抗清已無大將。

4.1.2. 另一方面, 西元1604年, 在察哈爾部, 林丹繼成蒙古大汗位, 試圖以武力統一蒙古, 後金成為最大障礙。 1627年, 林丹汗西征。 1628年 後金攻察哈爾部, 察哈爾部兵敗, 向西南退卻, 後金兵追到多倫東北一帶。 林丹汗帶領的察哈爾殘部, 在多倫勉強維持北元正統大汗的權威。 1632年, 皇太極再伐林丹汗, 林丹汗節節敗退, 逃至甘肅邊, 1634年病死, 後繼無人, 1635年, 林丹汗妻, 攜子及元朝玉壐獻皇太極, 歸降後金。 察哈爾部被分化拆散。

4.1.3. 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3年, 李自成在西安稱帝, 國號大順。 1644年, 攻陷北京, 明思宗自縊於煤山。 同年, 皇太極死,多爾袞執政。吳三桂開放山海關讓清兵入關滅賊。 同年5月, 清軍入北京, 順治帝即位, 遷都北京。 其後滅大順, 破南明, 殺桂王, 1661年天下大定, 順治病死, 康熙登位。

4.2. 清初的多倫會盟

4.2.1. 1681年,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 1683年,從鄭成功後人收復臺灣, 是時候平定蒙古了。 早在1675年, 布林尼和羅卜藏乘三藩之亂反清, 調動科爾沁部蒙古軍隊討伐, 布林尼戰死, 羅卜藏投降。 康熙對察哈爾部十分擔憂, 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紮薩克旗制, 改為總管制, 收回察哈爾部的遊牧地。

4.2.2. 準噶爾部日漸強大, 其部首噶爾丹吞併了新強其他蒙古部, 進佔青海, 南強, 與東來的俄羅斯人勾結, 1687年攻喀爾喀蒙古, 喀爾喀蒙古逃往漠南, 並向清庭告急, 戰火燒至多倫以北的烏蘭布通。 1690年, 康熙親征, 雖勝但沒有殲滅噶爾丹, 噶爾丹率殘部往西逃跑。 1691年噶爾丹再次率兵刧掠漠北喀爾喀, 康熙認為只有立即解決喀爾喀內部紛爭, 方能集中力量對付噶爾丹, 因此, 於1691年初, 發出諭令, 親臨塞外, 與主持漠南漠北蒙古王公貴族的會盟。 位址選定在上都河與額爾騰河之間多倫諾爾(今多倫縣),「多倫」,蒙古語意思是七,「諾爾」蒙古語意思是泊,就是附近有七個小湖泊的意思。

4.2.3. 該處地勢平坦, 水草豐美, 便於參加會盟的各蒙古部如期到達。 四月12日, 康熙在太和殿前舉行隆重的出巡儀式。 四月30日抵達多倫, 五月初一, 召見喀爾喀三部王公貴族, 妥善調解三部的矛盾, 各部重歸於好。 五月初二, 舉行盛大會盟大典。 出席的有清大臣, 漠南49旗王公, 喀爾喀蒙古各部王公貴族663人, 後者向康熙行禮, 被康熙賜印及冊封為親王, 郡王, 貝勒等, 喀爾喀蒙古被編為三十四旗, 從政治體制上與漠南49旗整齊劃一, 儀式後賜宴, 共200多卓。 五月初三, 康熙再召見各部, 安排宴會, 不拘君臣之禮, 親切交談, 賞賜禮物。 五月初四, 舉行閱兵大典。 五月初五, 康熙巡視喀爾喀蒙古人的營地, 並賞賜銀弊, 牛, 羊。 喀爾喀蒙古受感動, 向康熙請求, “原建寺以彰盛典”。 於是, 康熙後來就創建了匯宗寺。 五月初七, 康熙班師回京。

4.2.4. 總結這次會盟, 康熙團結了蒙古各部, 孤立了噶爾丹, 完成了對喀爾喀蒙古行政體制的全面改革, 重建喀爾喀蒙古的封建秩序, 喀爾喀蒙古正式納入清帝國的版圖, 解決了多年來蒙古高原對原的威脅。 匯宗寺除了是清政府對漠北蒙古管治的歷史象徵, 也漸成為漠南蒙古的宗教中心。

4.3. 滙宗寺與滿清興衰

4.3.1 喇嘛教即藏傳佛教, 是印度佛教與西藏地區原有宗教(苯教)結合而成的佛教派系, 七世紀時傳入西藏, 以別於唐朝傳入中原的佛教, 宗教主持者稱為喇嘛。 元朝鼓勵喇嘛教在蒙古地方傳播, 但只是在元朝上層社會比較普及, 在草原上遊牧的蒙古草根階層並未普及。 隨著元朝滅亡, 喇嘛教在蒙古草原消失。 明中葉, 元朝後裔阿拉坦汗在呼和浩特崛起, 迎請喇嘛教的黃派領袖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到青海及蒙古, 由此, 喇嘛教再次傳入蒙古, 並且普及, 成為蒙古人信仰支柱。 清政府意識到妥善處理喇嘛教, 有助穩定蒙古的局勢。

4.3.2. 在會盟之後20多年, 康熙投放很多精力在匯宗寺的創建。 匯宗寺在蒙古語稱「呼和蘇默」, 意即「青色的廟」, 由漠北喀爾喀大活佛哲布尊丹巴主持興建。 哲布尊丹巴一方面傳教, 一方面亦組織各部王公到木蘭圍場參加康熙皇帝的圍獵活動。

4.3.3. 1694年, 康熙詔噶爾丹來會盟, 噶爾丹抗命。 1695年, 噶爾丹東犯清境, 1696年, 康熙再次親征, 大敗噶爾丹, 1697年, 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 噶爾丹自殺, 至此, 康熙平定噶爾丹之亂, 喀爾喀蒙古重新統一於清朝。

4.3.4. 1697年, 哲布尊丹巴返回漠北的故鄉。 康熙派遣青海估宗寺的主持第一世章加活佛到漠南蒙古傳教, 並主持匯宗寺的建築工程。 1701年六月廿四日, 整個廟宇的油漆工程完工。 七月廿八日, 寺廟的三尊大佛落成, 康熙親臨巡遊觀賞, 並命大臣製作佛像前供奉的器具。 同年, 清政府規定, 由漠南漠北蒙古各旗派一名喇嘛住匯宗寺。 康熙又下旨, 任命章加活佛為「多倫喇嘛廟總管漠南蒙古喇嘛事務之紮薩喇嘛」, 規定他每年避暑多倫, 冬季返京城任職。 1705年, 康熙視察寺廟, 1712年, 整個工程完成。  根據章加活佛的請求, 康熙皇帝正式命名為「匯宗寺」, 寺名的含意是「蒙古各部格守職責, 共同擁護中央政府, 有如江河歸於大海」。 匯宗寺的整體佈局, 包括主寺廟, 喇嘛印務處, 十座活佛倉, 五座官倉, 和幾十個僧房。 1713年, 康熙皇帝再到多倫視察, 南北蒙古王去齊集向其述職, 康熙皇帝十分高興, 1714年康熙皇帝為匯宗寺題寫『禦制碑文』, 刻在漢白玉碑上, 永為紀念。 1715年, 章加活佛圓寂。

4.3.5. 通過匯宗寺的創建, 清政府可以通過蒙古各旗派住在匯宗寺的喇嘛瞭解各旗的情況, 又可以透過這些喇嘛把清中央政府的意願傳給各旗。 所以, 匯宗寺和其他寺廟不同的, 它既是蒙古地區喇嘛教的中心, 也是清政府與蒙古王公的政治聯絡中心。

4.3.6. 善因寺及清朝的沒落

1727年, 雍正皇帝下旨創建匯宗寺西南的善因寺, 從而鞏固章加活佛在漠南的威望。 當年, 清政府在張家口設有理事同知廳, 管理多倫, 但張家口距離多倫500裡, 鞭長莫及。 1732年二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受命移居多倫, 加強多倫的管理, 設立多倫理事同知廳, 1736年, 設立多倫同知衙門。 1745年乾隆皇帝最後一次在多倫與蒙古各部王公舉行大規模會盟。 此後, 國力衰退, 財政緊縮, 清朝皇帝再沒有來多倫。

4.3.7. 匯宗寺的復修

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蒙聯軍使用坦克撞擊並推掀匯宗寺主殿未果,遂將主殿澆上汽油放火燒毀。]1960年代,匯宗寺閒置無人管理後,成為國家糧食儲備庫專用倉庫,俗稱「大倉糧站」。由此,除了被蘇蒙聯軍燒毀的主殿外,匯宗寺的大部分古建築得以倖存,躲過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壞。1996年,多倫縣消防大隊將大倉糧站列為消防重大隱患單位,向中共多倫縣委、多倫縣人民政府進行了專題彙報,大倉糧站遂被命令遷出匯宗寺。隨後,匯宗寺逐步進行了全面修復。

参考資料